查看原文
其他

精简学习 | 18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

昌明教育 2022-06-09

导读







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现就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如下意见。





1.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,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、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。对此,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,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。

2.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,创新体制机制,注重教育实效,实现知行合一,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3. 把握育人导向、遵循教育规律、体现时代特征、强化综合实施、坚持因地制宜。
4. 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。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,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,具有树德、增智、强体、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。

5. 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。通过劳动教育,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,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,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。
6. 设置劳动教育课程。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,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,其中劳动精神、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。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,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。
7. 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。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,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、劳动习惯养成,初中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、技能,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,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,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,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、专业服务、社会实践、勤工助学等。
8. 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。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制定评价标准,建立激励机制。
9. 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。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,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。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、潜移默化,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。

10.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,不得挤占、挪用劳动实践时间组织实施好劳动周,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,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、参与集中劳动,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、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。
11.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。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,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。
12.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。大力拓展实践场所,满足各级各类学校的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,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、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,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。

13.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。采取多种措施,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。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,分类完善评价标准。
14.健全经费投入机制。各地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,多种形式筹措资金,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。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。
15.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。各地区要建立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。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,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。
16.加强组织领导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,省级政府要加强劳动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,明确市地级、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劳动教育的职责,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。

17.强化督导检查。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,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,强化反馈和指导。
18.加强宣传引导。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,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。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。

内容来源 | 人民日报
内容有部分提炼删减
完整内容请点击左下角【阅读原文】
仅作为学习交流分享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往期回顾

(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